躺平、内卷之后,网络上近来又兴起了“孔乙己文学”。
所谓“孔乙己文学”,就是在高失业率、工作难找的背景下,走出校园的年轻人以鲁迅笔下穷酸潦倒又放不下读书人身段的孔乙己自嘲,认为自己就是小说《孔乙己》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而那一纸学历则是“孔乙己身上的长衫”。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我慢慢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如果我没有上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的去工厂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读过书”……
经济下行背景下,持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前景不乐观,年轻人想要找一份匹配自己专业,待遇又能说得过去的工作越来越难,甚至,有些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仍在为未来收入下降的不确定性预期而心生焦虑。
从1918年孔乙己在鲁迅笔下诞生,距今已经过去了105年,许多中国年轻人的痛处却被这样一个可悲的知识分子深深击中了。眼看“孔乙己文学”热潮愈发高涨,且共鸣群体又以年轻人为主,不知道是为了遏制失控的情绪,还是不忍心看着本应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却一个个暮气沉沉,包括央视网在内的一众官媒及时下场,试图挽回风向。
央视网在评论中说,在一些人看来,学历没有兑现利好,而是成了身上难以脱下的“孔乙己长衫”。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意气风发,步入社会后发现如此“内卷”,象牙塔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所需,骨感的现实已经支撑不起丰满的理想。
在央视网看来,“孔乙己文学”这种自我调侃只是年轻人自娱自乐的情绪宣泄,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更不要一味地站在高处批判,并强调,如今早已不是咸亨酒店的天下,全社会不会对年轻人的困境袖手旁观。呼吁全社会应该协同发力,协助他们走出暂时的困境。
不过,相较于央视网正视现实的“理性”,团中央却在评论中直接批评,“孔乙己文学”是对安分守己寒窗苦读年轻人莫须有的侮辱,并不是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内心都住着一个自甘堕落的孔乙己。
面对官媒的谆谆教诲,本就因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和渺茫前途憋了一肚子气的年轻人并不买账,而是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与其高高在上指责年轻人不能放下身段踏实工作,不如先落实劳动法,保障职工权利,别再让年轻人沉寂于无休止的996。
社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但社保和医保却分三六九等,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途中体制内外的潜在福利差异巨大,又怎么能让同样寒窗苦读多年的大学生能够心平气和接受?
说教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潮流,反而会激起年轻人的反感,这已经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抓耳挠腮随意想出来的,应该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别高高在上,高人一等地去俯瞰,而是去基层,去底层切身体会一下人们的生活,就能够知道为何会屡屡翻车,人们不买账的原因了。
笼子里待久了就忘记了曾经的自己也是从笼子里出来的,难道出来久了就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的?
高高在上的媒体总是规劝年轻人要放下身段,脱下长衫,要劝年轻人耐住寂寞,脱下“孔乙己”式长衫,总是说教式地要让人们别好高骛远,不要低不成高不就。这样的话听久了之后耳朵就要起茧子了,说多了就麻木了。
工作久了,好不容易有个休息的时间,还要在电视旁,手机上听这些唠唠叨叨地废话连篇?殊不知,这样的话连写稿子的都不会认同。年轻人想要的很简单,有个落脚的窝,有热炕头的媳妇儿,有个贴心心的“小棉袄”,还有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生存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甭管是落不下面子,弯不下腰子,摆不成摊子,还是受不了难,吃不了苦,磨不了性子。无非是以光鲜亮丽的方式去生活,能够拿得了票子,娶得了妹子,养得起孩子,买得了房子,过得了日子。
以前,弯个腰,拿个碗,行行好,只是没了面子,得了里子。现在是低个头,说个话,行,行,好,没了性子,有了脾气。不过,一种以乞讨为生,一种以讨好为生,乞讨的是陌生人,讨好的是身边人。
老板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工作,看好你。一句话拿捏住了刚入坑的小白,便更加的卖力工作,老员工不屑的一笑,开始了磨洋工的一天。久而久之,到了年底,没了薪水,没了工作,没了收入,只留下了沉重的一声叹息,今年白忙活了。
迈开步子加油干,日子越过越好看,从哪里跌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生活是自己的,工作是老板的,有做不完的工作,就得有消耗得了的时间。
关键词: 孔乙己文学 年轻人就业 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前景 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