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加强城市“停车难”治理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和省人大调研显示,2017年至2023年,全省停车位大幅增加、车均泊位持续提高,但由于车位历史配建缺口较大,还需通过系统施策持续增加有效供给。
今年新增泊位提前超额完成
到去年底,全省仅小汽车保有量就已达2238.3万辆。治理“停车难”关系千家万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考验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省委、省政府对城市停车治理问题十分重视,2017年就将“停车便利化工程”作为“城市治理与服务十项行动方案”之一进行部署;从2020年起,连续4年将新增公共泊位和共享泊位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予以推进。2017年至2023年,全省小汽车保有量增长130%,城市停车泊位从903.3万个增加到2167.9万个,增长140%,车均泊位由2017年的0.92个/辆提高到2023年的0.97个/辆。省统计局对2023年民生实事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公共场所停车的满意度为84.6%。
应对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报告介绍了多种增量扩容、存量挖潜增加泊位供给举措。新建居住小区严格执行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老旧小区也结合更新改造优先考虑增加停车设施,“十四五”以来全省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714个,增设停车泊位23.7万个。此外,利用人防工程改造停车场增加供给,“十四五”以来新增地下停车泊位94.6万个;充分挖掘公园、绿地、桥下空间、闲置地块等改造成停车场,推进立体机械式或地下沉井式停车库、“P+R”停车换乘设施建设,缓解中心城区停车矛盾。省自然资源厅今年还出台意见,指导各地将闲置土地优先安排用于停车设施用地。
今年全省计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5万个、新增共享停车泊位3万个。截至10月底,全省新增公共停车泊位9.15万个、完成投资18.43亿元,新增共享停车泊位3.22万个,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以管促治、以智促治
今年7月,苏州市区统一停车运营平台投入运营,接入所有公共停车场数据,全市范围内实现一次注册、通停通付,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目前,各设区市均已建成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9246个路外公共停车场、4377条道路停车场接入系统,接入泊位数量达322.2万个。先离场后付费等便利化收费举措,以及地磁、巡检车、路牙机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停车管理效率。
在总量难以迅速增长的前提下,我省持续从智慧管理和严格管理中挖潜。
严管专项行动不断推动具体问题解决。2021年全省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排查整治相关问题7000余个;2023年全省废弃汽车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处置停在公共区域的“僵尸车”等废弃汽车4100多辆。通过推动落实路内停车泊位动态优化制度,设区市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泊位规范设置率超90%。
各地坚定不移推进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运力运量位居全国前列,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3.1%,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也缓解了重点区域停车矛盾。
结构性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目前,我省机动车年均增长超过百万辆,对照省政府确定的“到2025年底停车供需比达到1.2∶1以上”的目标,全省尚有500万的停车位缺口。省人大环资城建委调研认为,问题在于“四个结构性矛盾”“四个不足”及“两个不愿”。
结构性矛盾既存在于精准供给不到位和重点区域缺口大,也存在于车位类型上和功能配置中。比如,部分城市配建、路外、路内泊位比例未达国家标准,全省公共停车场配置新能源充电桩与国家要求10%的基本配比目标差距较大。供给不足则不仅在车位本身,还在于部门协同、制度、标准、智慧管理的不足。
解决难题考验治理智慧。省政府表示,将从加强政策支持、开展综合治理、加大设施供给、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在综合治理上,城市换乘中心布局建设将加快,差异化停车收费标准将进一步优化;在缓解供需矛盾上,将实施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我省还将动态修订配建停车标准,滚动更新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指标并严格监督执行,鼓励有条件地区适度超配停车泊位,进一步提高新建大型综合医院、居住区停车配建标准,同时加强城市空间复合利用,依托中心城区单建式人防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更多公共停车资源。
未来,共享停车推广力度将继续扩大,江苏将有序推进商业设施、写字楼、体育场馆、居住社区等停车设施资源共享。从调研看,社会面有大量停车资源不愿共享,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停车业意愿也不强。
省人大建议,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投资运营城市停车设施动力。比如,优化停车场规划用地政策,加大公共停车场用地供应,支持公益性公共停车场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还可鼓励各地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因增加公共停车位而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可借鉴重庆等地做法,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允许配建一定比例的附属商业设施,提高资本回报率。
从强化协同中深挖潜力
实践证明,智慧管理是挖掘现有车位潜力的好办法。不过从调研看,各地智慧停车平台数量众多,往往彼此独立、互不联通,接入平台泊位比例总体较低,有的甚至不到10%,无法共享信息整合发布。从用户侧看,电子支付终端入口繁多,各类功能也不齐全,有的甚至还有大量广告。
对此,报告透露,江苏将探索建立省级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全省停车服务管理“一张网”,还将结合道路运行状况和周边路外停车设施建设等变化因素开展动态评估,逐步缩减路内停车泊位规模,减少对动态交通和慢行交通系统的干扰。
有效挖潜还需要制度创新。目前,各设区市均出台停车管理制度文件,6市还进行了地方立法。省人大环资城建委建议,研究制定省级停车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江苏省停车管理条例”立法论证调研。
针对协同联动不够,省级层面将在原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国动办等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将省自然资源厅、教育厅、卫生健康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纳入,集聚更多资源合力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通过打通部门壁垒,加快实现贯穿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过程的信息互通共享。(陈月飞)